上海花千坊

网站地图 - 帮助中心 --- 登录 注册 退出
您的当前位置: 上海花千坊 > 投靠落户 > 夫妻投靠 正文

为什么人家的孩子招人喜欢 聪明?可爱? 不对 是因为礼貌!!

作者:上海落户云老师 时间:2021-12-12
导读:父母应以身作则,做尊敬老人的带头人。孩子认识肤浅,判断能力差,缺乏独立性,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。在他们眼里,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,认为父母做的,他就能做;父母怎样做,他就应该怎样做。
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,教育孩子懂得如何尊老爱幼也是父母的责任。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人格形成的一个关键期,
父母更不该忘记对孩子品行的教育,引导孩子懂得尊老爱幼。
1。 &家庭中要有尊老爱幼的氛围。做父母的自己首先要尊敬老人,并且要教育孩子,每个人都有年老的时候,长辈对家庭做出了很多努力和贡献,所以尊敬老人是必需的。
& 注意成年人之间的互相尊重,即使有矛盾也不在孩子面前公开。家中长辈对待孩子要平等、宽容、和蔼、幽默,耐心倾听孩子的烦恼,理解孩子的苦痛,参与孩子的活动,让孩子享受到家人的温暖、关怀。对孩子进行良好的美德教育,是帮助孩子成长和成才的必要方式,今天,小编给大家带来,关于对宝宝进行美德教育的方法,下面,我们就一起开始给孩子们带来美德教育吧。
声明:文章配图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!
首先,要充分发挥榜样的教育作用。
父母应以身作则,做尊敬老人的带头人。孩子认识肤浅,判断能力差,缺乏独立性,心理活动带有暗示性和模仿性。在他们眼里,父母的行为就是一把尺子,认为父母做的,他就能做;父母怎样做,他就应该怎样做。
因此,父母在与老人(自己父母、公婆、岳父母和其他老人)相处中,态度应谦逊、彬彬有礼、关心照顾、体贴入微,如在家给老人端茶送水,在公共场合,给老人让座让道。父母的言行,孩子看在眼里、记在心上,表现在自己的行动中,他们会像父母一样善待老人。还可利用英雄模范人物、现实生活及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良好行为给孩子树立榜样。
其次,在日常生活中反复练习,养成习惯。
练习是强化记忆痕迹的有效手段,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将良好的行为转化为习惯,长久保持下来。在日常生活中,成人必须处处留意,对孩子从“小事”入手,加强培养。如:经常让孩子帮老人做事情,用礼貌语言与老人交往(常用“您好”、“再见”、“谢谢”、“请慢走”等),关心、慰问生病的老人等等。多次训练,日积月累,孩子的良好习惯便会逐渐养成。
第三,利用有关节日,启发诱导。
可借助老人生日、重阳节(老人节)、元旦、春节等有利时机,通过谈话、点拨、暗示,诱发良好行为。如询问孩子:“明天是××节(××日子),你应该做些什么?怎样使爷爷(奶奶)高兴呢?”孩子就会认真地说:“我帮爷爷切蛋糕,祝爷爷生日快乐,健康长寿”、“我送奶奶一件礼物”、“我给爷爷、奶奶拜年”
第四,及时纠正不良行为,防微杜渐。
孩子易冲动、自制力差,他们的行为往往受情绪支配,容易出错,常常做出对老人无礼的举动,如对老人发脾气、摔东西、不理睬等。一旦发现这些问题,成人一定要舍得管教,严肃批评,耐心说服,使孩子认识错误。尤其不放过“一次”,严格把关。迁就容忍只能招致更多的过错,使孩子养成不良习惯。
最后,建议老人多与孩子交往,增进相互感情。
有些孩子不是对老人敬而远之,就是漠不关心,这往往是交往甚少、感情不深的缘故。在交往中,常常要在父母的提醒下,才随之行事,非常被动,如给老人搬凳子,说“再见”等。
为此,作为老人,应平易近人、态度和蔼;关心孩子的成长,多与孩子交谈,缩短两代人的心理距离,不能因兴趣迥异,居高临下。对孩子只有“动之以情”才能使其主动关心、尊敬老人,自觉听从老人教导,努力做他们心目中的好孩子。

不管是对孩子进行什么方面的教育,首先家长就是孩子较好的老师,根据上面的这些内容提示,家长们教给孩子们尊老爱幼吧。

为什么人家的孩子招人喜欢 聪明?可爱? 不对 是因为礼貌!!(图1)

打赏

取消

感谢您的支持,我会继续努力的!

扫码支持
扫码打赏,你说多少就多少

打开支付宝扫一扫,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

网友评论:

推荐使用友言、多说、畅言(需备案后使用)等社会化评论插件

Copyright © 2022 培学通 版权所有 地址:上海市天钥桥路518号 电话:
Top
177 188 4545
177 188 4545
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,点击进入微信